<bdo id="kbsfa"><listing id="kbsfa"></listing></bdo>

      <ins id="kbsfa"><option id="kbsfa"></option></ins>

      1. <ins id="kbsfa"><video id="kbsfa"></video></ins>

        <tr id="kbsfa"><nobr id="kbsfa"><delect id="kbsfa"></delect></nobr></tr>
      2. <ins id="kbsfa"><acronym id="kbsfa"></acronym></ins>
        <menuitem id="kbsfa"></menuitem>
        <tr id="kbsfa"><small id="kbsfa"></small></tr>
        您的位置: 首頁  交流成果

        我校與南洋理工大學成功舉辦第二期“科研素養提升”本科生在線研習項目

        作者:  信息來源: 本科生交流網  發布日期: 2022-03-01   瀏覽次數 515

        為進一步培養本科生的全球思維及科研素養,提升國際競爭力,加強高層次交流對本科人才培養的支撐,我校在2021年成功舉辦首期“科研素養提升”研習項目的基礎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精心設計,于2022年初寒假期間合作舉辦第二期“科研素養提升”在線研習項目,充分發揮教育合作資源優勢,為本科生搭建疫情中不出國門的優質國際交流學習平臺。

        該項目立足我校理科專業辦學基礎與本科人才國際化培養需求,依托南洋理工大學的特色科研主題課程,涵蓋課堂教學、工作坊、研討、小組合作、師生交流、朋輩互動等豐富形式的交流學習。112-218日,來自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心理學大類、地理科學、生態學等12個專業的50名優秀本科生全程參與了項目學習。

        入學指導


        一、課堂教學,多方面提升科研素養

        項目共涉12個主題,同學們利用Moodle平臺下載文獻資料、課前預習、參與過程性評價。從科研素養到研究方法,教授們通過一堂堂精彩紛呈、深入淺出的課程,解析國際前沿的科研理論與方法。

        課上,Toe教授系統講解了科研創新與課題挑選、使用Python軟件進行高效科研、符合國際規范的科研論文寫作等主題,兼顧科研活動的選題、研究和產出多個階段。他傳授使用實際數據進行現場編程以解決數據難題的方法,幫助同學們從編程小白變成能解決數據分析問題的“科研達人”;介紹如何用現有的科研資料和結果結合論文架構,統籌規劃出屬于自己的科研論文。在“定性研究方法”和“社會研究方法”兩課中,在Thompson教授和Anne教授講授后,同學們熱火朝天地展開了小組討論,當場運用課堂所學分析案例、解答問題,教授實時點評,即學即用的教學模式讓同學們更好地掌握知識。在“科研中的數值分析”課上,Cai教授介紹了數值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從不同專業出發,培養同學們的交叉學科思維。另有如何在學術會議做科研演講報告、城市交通領域的前沿科研等多個主題的研究方法、案例研討課程,均為南洋理工大學的特色課程。

        課程的專業性、教授的精彩教學拓展了同學們對科研的認知,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增強了課程的趣味性與實操性,跨學科思維、跨學科研究有助于各專業同學加強交流,博采眾長。課程有力地培養了同學們的科研綜合能力,為更科學有效地開展科研打下堅實基礎。

        課堂教學

        在線輔助教學平臺


        二、教師引領+朋輩互動,收獲滿滿

        互動是本項目另一重要的教學方式,包括研討、小組討論、師生與朋輩交流等。

        許多課程穿插小組討論,教授結合課程所講的科研方法,為小組布置相應的科研任務,讓科研方法走出理論,走向實踐。線上問卷獲得充分使用來實時了解學生對授課內容的理解程度,以便教授即時調整教學節奏;多堂課使用zoom聊天室組織分組討論,教授旁聽記錄下同學們對開放式問題的回答并逐一點評,讓每位同學都能得到交流的機會;課間和下課前,教授會留下一定的時間答疑。富有成效的互動加強了同學們對新知識的理解消化,提升了全英語環境下溝通交流學術、科研問題的能力。

        師生交流

        講授知識之外,教授也會分享自己的科研經歷與經驗。Thompson教授分享了在馬來西亞研究鄉村文化時的科研經歷,讓同學們更透徹地理解如何將定性研究方法運用到實踐中。Cai教授詳細闡述了大量他帶領的課題研究范例,并提供了在科研會議上作報告的建議。多位老師的生動講述、諄諄教誨,使同學們受益匪淺。

        除了教師引領,朋輩互動也是項目的一大特色。三名博士生學長學姐擔任助教,每周定期組織討論,向同學們分享科研經驗并對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強化了同學們對課程的理解和記憶,并且分享了文獻檢索、選題指導、數據搜集與分析、研究寫作以及課題匯報展示等內容,給了同學們很大的幫助。

        助教分享科研經驗


        三、小組合作,協同進步

        項目開始前,經我校與南洋理工大學討論,根據學員的學情將不同專業、年級、英語水平的學生穿插分組,由各組自主學習與管理。各組在組長的帶領下,小組成員與新方助教一起進行小組項目研討,包括課題挑選、數據分析、模型選定等。教授下達小組學習任務,同學們分組認真討論學習;有的課還會隨機分組,讓不同組的成員一起建立新的臨時討論小組,開展案例分析,研討問題。同學們充分挖掘自己的專業知識,發揮能力和特長,集思廣益,積極反饋小組討論的結論,與教授主動溝通;尤其針對課堂內容和課后作業(包括小組論文撰寫)進行了熱烈的小組討論。在此過程中,同學們不僅學習了課程相關的知識,拓展了國際學術視野,還在小組協作分工中強化了團隊合作精神,有了較好的學習成效。

        各小組課后研討


        四、課題展示,結業匯報精彩紛呈

        結束了5周的項目學習,216日,Final project presentation拉開帷幕,六個小組依次進行自選題的匯報展示。每組8-9名同學通過數周的交流、磨合、合作和思維碰撞,從定題、閱讀文獻、搜集和處理數據到形成科研論文,順利完成了各自精心準備的課題,最終進行了12-15分鐘的展示。匯報的內容既有貼近校園生活的主題,如學習動機、職業生涯,也有社會問題相關,如創新型企業生存、失業保險與犯罪率等,主題選擇呈現出多樣性和創新性的特點。每一小組的數據處理都非常精細,不僅運用了專業的數學模型,也進行了數據的可視化分析。各組匯報人自信滿滿,通過一個假期的全英文課程修讀與交流,用英語闡述問題、表達學術觀點的能力都有了明顯提升。從展示的效果看,每組成員各司其職,合作順利,展現了較強的溝通合作能力及良好的小組學習與研究氛圍。課題展示獲得了新方教授們的好評。

        結業匯報

         218日項目舉行了結業儀式,我校教務處、南洋理工大學教師及全體學員參加。南洋理工大學商業人工智能實驗室的Teoh Teik Toe教授對同學們提交的科研論文做了細致的點評,提出了專業的意見建議。他對同學們項目期間的努力給予充分肯定,鼓勵大家勤于探索、積極投身科研,祝福同學們可以在學術道路上獲得更大進步。我校2020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本科生楊瑞筠同學作為學生代表發言,她總結了在整個項目中的收獲與成長,感謝在此期間南洋理工大學教授與助教提供的支持與幫助,以及華東師范大學提供的寶貴交流學習機會。結業儀式以師生合影留念收尾。

        結業儀式

        國際學術視野是開展科研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學們通過一個多月的沉浸式學習,逐步形成了國際化的科研理念與思維,不僅進一步掌握了科研過程的多個環節,還提升了利用專業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師生互動中,提高了英語交流能力以及跨學科思維和能力。本次“科研素養提升”研習項目的成功舉辦,也為我校與南洋理工大學更加緊密的本科交流合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未來,我校將進一步深化與世界一流大學的交流與合作,為本科生打造更優質的國際交流平臺,助力優秀學生融入世界一流學術群體,在學科前沿研究和國際化的氛圍中提升國際學術視野與科研能力。



        附:部分學生學習體會

        我們利用寒假完成此次國際交流,通過線上方式體驗了南洋理工大學的學習與生活,了解了世界頂尖名校的科研體系和科研過程的各環節,掌握常用研究方法與手段,提升了運用專業技術解決研究過程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全英文環境下獲取信息、傳遞信息的交流能力以及跨學科思維與研究能力?!?/span>

         ——20級生物科學專業 趙晨陽


        這次的交流項目,大大地加深了我對科研整個流程的了解。每節課的內容,讓我從不同維度了解科研的方方面面,既培養了對科研的宏觀認識,又學到了許多實用的知識和技巧。尤其是其中的幾次講述學術交流的課程,讓我認識到科研絕不是閉門造車,學會與他人交流是很重要的一環?!?/span>

         ——20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喻天成


        在為期一個月的課程學習中,我認識并掌握科研課題的挑選、定性研究方法、科研中的數值分析等多個科研方面的內容,為今后科研打下扎實的基礎。同時,在線的英文授課也使我沉浸式地感受到了國際上的授課方式,鍛煉了英語聽說能力。在小組論文的撰寫過程中,小組成員們分工明確,齊心協力完成任務,訓練了合作能力和專業素養??傊?,本次交流項目使我受益匪淺,大大地提高了我的科研素養?!?/span>

          ——20級地理信息科學專業 萬田原


        通過這次交流,我度過了一個充實有意義的寒假,提升了自己的科研素養,為將來出國深造做準備。這些課程涉及多方面,包括研究方法、數值分析、科研演講報告、經驗分享等,無不使我受益匪淺。同時我也認識了許多很有想法和才能的新同學和老師,我們一起齊心協力完成了最終項目,制作海報的任務也鍛煉了我各種能力。感謝學校提供了這次珍貴的機會,希望在以后的日子中能有機會將寒假所學加以運用?!?/span>

         ——21級化學專業 袁思珩


        這次寒假交流項目是一次非常寶貴的學習機會。在學校里,老師上課教知識,但是不會系統地進行‘如何做科研’的教學,這個項目彌補了這一空缺。感謝所有老師、助教的付出,也感謝同小組同學的團結合作?!?/span>

         ——21級心理學大類專業 周子琦


        我不僅學到了科研論文的規范寫作、提升了科研素養,而且收獲了友情、感受到了團隊合作的魅力。從確立選題、搜集數據、研究數據處理方法、構建模型到不斷分析討論,再到最終完成final project,我們不斷摸索、不斷磨合,逐漸適應了全英文授課方式,也更加理解老師的授課內容。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我慶幸自己擁有了這次寶貴的機會,擁有了在南洋理工大學的線上學習體驗?!?/span>

         ——21級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陳曉云



        圖文:教務處 項目學員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意見建議 ©2010 版權所有 華東師范大學本科生跨國(境)、跨校交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