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kbsfa"><listing id="kbsfa"></listing></bdo>

      <ins id="kbsfa"><option id="kbsfa"></option></ins>

      1. <ins id="kbsfa"><video id="kbsfa"></video></ins>

        <tr id="kbsfa"><nobr id="kbsfa"><delect id="kbsfa"></delect></nobr></tr>
      2. <ins id="kbsfa"><acronym id="kbsfa"></acronym></ins>
        <menuitem id="kbsfa"></menuitem>
        <tr id="kbsfa"><small id="kbsfa"></small></tr>
        您的位置: 首頁  交流成果

        【新聞】我校與南洋理工大學成功舉辦第三期“科研素養提升”本科生在線研習項目

        作者:  信息來源: 本科生交流網  發布日期: 2023-02-24   瀏覽次數 419

        為提升本科生的國際化學術科研能力,培養一批具有寬闊全球視野、深厚學術素養、先進科研理念、卓越創新思維的未來領軍人才,今年寒假,我校在2021、2022年成功舉辦兩期“科研素養提升”研習項目的基礎上,與世界頂尖高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合作,舉辦第三期“科研素養提升”在線研習項目,為本科生搭建了優質的交流學習平臺。

        19日上午,項目舉行了開學儀式。教務處彭超副處長在致辭中介紹了我?!翱蒲兴仞B提升”研習項目的定位和發展歷程,感謝南洋理工大學為項目運行所作的安排,希望我校本科生全情投入,拓展學術視野,深入學科前沿,培養科研素養與能力,為未來的學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南洋理工大學商業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Teoh Teik Toe教授代表學校歡迎我校學生,他強調了國際學術視野的重要性,介紹了南洋理工的校情、學術科研資源、項目學習要求,希望我校學生通過本項目能切實獲得科研素養的提升。

        我校教務處彭超副處長致辭

        南洋理工大學Teoh Teik Toe教授致辭并作入學指導

        19日至217日,來自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心理學、地理科學、漢語言文學等16個專業的50名優秀本科生參與了項目。項目涵蓋課堂教學、小組研討、交流互動等豐富形式的全英語學習。


        一、前沿的課堂教學

        相比以往,本期項目進一步立足大二大三優秀本科生的學情,在科研素養通識課的基礎上,增設了科研論文方法、自然與社會科學方向專業進階課程的分班教學,以滿足不同專業本科生的學習需求。同學們全程使用Moodle平臺下載文獻資料、開展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參與過程性評價。

        基礎通識課上,Toe、Cai、Gunawan等多位南洋理工大學的專家學者系統介紹了科研思維的培養、科研創新與課題的挑選、符合國際規范的科研論文寫作、科研海報的制作及投稿技巧、如何在學術會議做演講報告等主題,貫穿科研的多個階段。他們通過不同學科的多個實例及新加坡本土案例,展示了如何撰寫規范、清晰、邏輯嚴謹的科研論文,培養同學們的交叉學科思維;還結合自身的學術科研經歷,帶領同學們了解不同領域中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和發展趨勢,更好地了解AI前沿技術和未來發展方向。

        專業進階授課分班開展。修讀科研論文方法方向的同學深入學習了PythonR語言、線性回歸與邏輯回歸等模型的搭建,了解了Orange等科研工具的使用。在商業人工智能實驗室的特色課程《基于卷積神經網絡(CNN)的圖像識別》課堂上,同學們進一步了解了算法的相關原理與具體實踐過程。自然與社會科學方向的同學對定性研究、社會研究方法形成了系統化的認知,明晰了主題與研究問題的區別,關注使用數字數據和統計分析來描述和解釋社會現象、對大規模數據的收集和量化,以便進行數量化的描述和推理,通過自然科學研究對可行性與創新性兩個方面的深入探討,收獲頗豐。

        課堂教學

        課程的前沿性、本土案例的引入、跨學科交流,拓展了同學們對科研的認知,由淺入深的系統化教學有力地培養了同學們的科研綜合能力。


        二、熱烈的交流互動

        本期項目中,師生互動、朋輩交流對提升科研能力、學術英語綜合能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課上,教授結合課程主題所涉的科研方法,為小組布置科研任務,讓科研方法走出理論,走向實踐。多堂課使用Zoom聊天室開展分組討論,教授、助教旁聽記錄下同學們對開放式問題的回答并逐一點評,讓每位同學都能得到交流的機會。

        除了硬核知識的講解,教授們還使用課堂游戲、quiz等豐富的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檢驗學習成效,并對教學節奏進行動態調整。針對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堵點,教師答疑與助教輔導幫助同學們開展有條理的學習與研究。在朋輩交流中,作為助教的博士生學長學姐,每周定期組織討論。專業的教學及輔導團隊以互動的方式,介紹了如何分析論文、搜集文獻資料、部署論文、排版頁面等內容,分享了科研經驗并對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給了同學們很大的幫助。在此基礎上,同學們開展頭腦風暴,不同的專業知識、科研方法碰撞交融,助力思維火花的綻放。

        與助教互動

        有趣的課堂游戲


        三、有效的小組合作

        項目開始前,兩校將不同專業、年級、英語水平的學生穿插分組,由各組自主學習與管理。對于教授下達的學習任務,各組在組長的帶領下,開展分組討論及學習,并對研究任務進行分工,進行課堂展示及小組作業的提交。有時,甚至安排隨機的跨組合作,面對極具不確定性、挑戰性的任務,同學們逐漸適應,集思廣益,積極溝通,提高了小組合作中主動性。在此過程中,每個人充分發揮能力和特長,進行獨特而高效的觀點輸出,不僅拓展了學術視野,還在小組協作分工中強化了團隊合作精神,有了較好的學習成效。不同專業背景的同學針對同一問題,從不同的角度,提出針對性的見解,突破了單一專業的局限性,交叉學科的合作成為該項目的一大特色。

        小組合作


        四、精彩的結業展示

        經過了五周多的項目學習,兩個班共八組學生從確定選題、論文排版到匯報展示的設計,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但充實并快樂著。同學們對論文提綱、構思、結構框架都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與應用,在論文寫作、研究方法與學術英語能力方面受益頗深,在溝通中深化了對課題的認識,獲得了專業的指導,實現更有效的信息傳遞,從而提升學術科研的素養與能力。

        216日、17日,各組結合專業特點、項目所學,著眼社會、科學領域的實際問題,進行了自選題的匯報展示,將科研理論及方法應用于實踐。匯報內容精彩多樣,獨具創新,將課題的研究價值、研究方法和預期結果進行展示??蒲姓撐陌嗟耐瑢W展示的主題包含醫學圖像識別、不同國家幸福指數研究、中國科研能力與投資關系研究等,采用了多樣的計算機語言、機器學習模型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和可視化;自然社科班的同學則選擇了職業女性與兒童語言能力發展的課題進行研究,運用了定性研究、社會研究、定量分析等不同的研究方法。Toe、Cai兩位教授就選題的創新性、研究方法的適用性、匯報呈現的效果進行點評,對課題研究提出了優化建議。

        結業展示

        教師點評

        結業儀式上,兩位教授祝賀同學們圓滿完成了項目學習,鼓勵大家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繼續深入,祝福同學們在學術科研道路上獲得更大進步。我校20級物理學專業孔嵐鶴、20級漢語言文學專業羅翊軒同學作為學生代表發言,總結了項目收獲,紛紛表示,“項目幫助同學們構建了對科研流程細致深刻的認識,提升了科研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并對南洋理工大學教師團隊提供的指導與幫助、華師大提供的寶貴交流學習機會、以及同班同學表達了感謝。項目以全體師生的合影留念落下帷幕。

        學生代表發言

        集體合影

        提升學校國際化辦學水平和學生國際競爭力,是我校卓越育人的重要目標。近年來,學校積極拓展全球戰略合作伙伴網絡,大力推進高水平實質性國際合作交流,加強交流項目的內涵建設,以高質量跨文化學習支撐本科人才培養國際化?!翱蒲兴仞B提升”研習項目,作為我校重點打造的本科特色交流項目系列之一,為本科生提供了深入學科前沿、拓展研究思路與方法、提升科研素養的國際化學習平臺,截至目前已惠及150名優秀本科生。未來,我校將深耕與境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本科交流合作,匯聚優質資源,打造立體化的交流合作平臺,以國際化推動卓越育人。


        圖文:教務處 項目組成員


        附:部分學生學習體會

        在項目的學習過程中,不僅開拓了我的國際視野,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科研創新能力,完善科研思維,規范科研論文寫作的結構,了解科研中的倫理與道德,進一步具備科研數據分析與展示匯報的能力?!?/span>

        ——20級生物科學 蔣佳越

        本次項目給我打開了一個窗口,讓我近距離地感受國外高水平大學的教學方式,了解跨學科領域的科學前沿問題,學習實用的科研方法。這段經歷不僅僅讓我習得了數項科研技能,更提升了科研思維,以及利用跨學科交叉的研究方法,重新思考和解決本專業領域問題的能力?!?/span>

        ——20級地理科學 章紅穎

        與學術大咖還是外國人交流,在我從前看來是挺困難的一件事。但是邁出這一步過后,便覺得海闊天空。學術的交流是無國界的,懷抱好奇心大膽地提問,總會收獲到答復、鼓勵和對知識更加好奇的自我?!?/span>

        ——21級物理學賈叢爾

        通過與同輩交流互動,想法的提出及思維的碰撞使我對所學內容有了更好的掌握,同時也能更加靈活地、辯證地看待我所學的東西,不再局限于自己固有的思維體系內?!?/span>

        ——21級數學與應用數學 黃小航

        課程設置非常合理,基礎課從選題到論文結構再到科研思想,全方位展示了科研論文的書寫流程,專業進階課程則準備了關于科研中的數據處理等具體實操知識。全英文授課提高了我的英語的聽說能力,受益匪淺。更重要的是與國外教授面對面交流,有趣的知識問答使課堂更加活躍豐富?!?/span>

        ——21級統計學 李云璐

        項目為我們帶來了學術英語的表達、國際視野的科研方式以及國際標準論文的形成等方面的極大收獲,對我們未來的交換留學、科研深造都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span>

        ——20級漢語言文學 蔣再芳

        大家的科研素養在項目交流中得到了明顯的提升,逐步從簡單到復雜科研軟件的使用,進而掌握科研論文方向和分析方法,在發表論文中取得了更好的成果。項目有效提升了同學們的科研素養,也為更好的科研決策提供了幫助和支撐?!?/span>

        ——20級哲學 孫凡凡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意見建議 ©2010 版權所有 華東師范大學本科生跨國(境)、跨校交流網